今年第9號“利奇馬”對臨安區農林產業帶來巨大損失。9號以來,區農業農村局全面落實全省防御第9號超強臺風“利奇馬”工作會議精神,組建了以“三服務”成員為主,領導干部帶隊,首席專家為核心的12支91人抗災救災服務組,他們深入一線,奔赴田間地頭。張青,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區農業農村局水果首席專家。我們碰巧看到了他的工作筆記,現摘錄如下…… 8月9日,在辦公室撰稿“水果生產應對臺風暴雨的幾點措施”,由局農林信息服務中心發布。 8月10日,辦公室值班,了解災情。 8月11日,星期日下午一人赴龍崗大峽谷,了解踏看水果專業大戶戴亭飛的受災情況。他的山地果園因臺風暴雨,造成80畝果樹被沖倒,通往基地的道路十二處嚴重塌方損壞,甚至無法走路進入,果園內的水泥操作道基本全部損壞。面對如此重的災情,指導戴亭飛抗災自救,首先想辦法挖一條小路,抓緊對可用的果實進行搶收,減少經濟損失,對有可能救活的果樹去掉粘附在樹上雜物,扶正加土加固,噴藥防治病害發生;然后對基地進行整理,開通道路,下半年重新種植。 8月12日,在交通皇冠大酒店,主持舉辦了全區草莓安全優質高效栽培培訓班,邀請省農科院的蔣桂華研究員和局農產品監管科黃莎授課,在這次培訓中我著重講草莓基地在臺風暴雨后管理措施。 8月13日,與中心副主任陳初尉二人去了昌化聯盟草莓基地和龍崗蜜梨合作社鄭巧紅基地。昌化聯盟的草莓基地被大水淹浸6—7小時,大批的草莓種苗成活受到影響,給后期草莓種植帶來困難,需要從外地引進,這增加了農戶的生產成本;大棚倒塌約3畝,地面泥沙覆蓋嚴重,使得原已整理好(已放入肥料,起好了畦等工作)準備種植草莓的田,全部需要重新整理;葡萄基地約5畝避雨設施倒塌,大批的葡萄被壓斷,損失也較為嚴重。龍崗蜜梨合作社鄭巧紅基地,梨樹、桃樹、李樹被沖毀和沖倒,面積約5畝,恢復較困難,管理用房倒塌,3000余只蜜梨包裝箱被水浸泡無法使用。手把手指導這二個基地,清洗種苗上的泥沙,噴藥防治病害發生,重新整理草莓畦面,土壤消毒后搭建大棚,對沖倒的果樹整理掉雜物,能扶正的盡量加固培土,剪去部分枝葉,噴施農藥和葉面肥等主要的技術措施。 8月14日,與翁濤調研員、王向榮主任、孫春光等6人去了於潛百園村和觀山村,因臨金高速建設,百園村的水果科技示范基地及較多農戶的果園被征用,影響了我區重點桃示范基地的生產和品牌,幫助百園村研究土地承包退出機制,重新規劃建設水蜜桃生產專業村,指導觀山村草莓種植適宜性,相關政策支持,以及帶動周邊發展的可行性。 8月15日,在辦公室草擬發改局災后重建項目內容。面向全區,重點針對龍崗、昌化兩個鎮街受災水果基地的基礎設施重建,爭取政府財政補助。 翔實的工作,緊密的行程,我們為張青點贊!同時,通過他那緊張的抗臺救災工作歷程,我們看到了臨安區農業農村局的干部職工在面對災害時的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