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奇馬”臺風對臨安區生產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在臺風來臨之前,臨安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通過電話、微信、短信等方式,第一時間向養殖戶發布臺風預警信息,到點指導養殖戶做好疏通魚塘進排水渠道,加固生產設施等各類防范措施。為了防止臺風過后次生災害疫病爆發以及更好的推動特色漁業發展,8月14日-16日,臨安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及時舉辦了“災后魚塘管理技術暨山區特色漁業養殖技術培訓班”。本次培訓班邀請到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研究員何中央、浙江大學動物科學院研究員舒妙安、麗水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研究員姚子亮三位老師講課。 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水產專家應利平首先就臺風后魚塘管理展開培訓。專家指出要對池塘、進排水溝進行一次全面消毒,同時,對池塘進行改水質和投喂新鮮飼料、Vc、中藥材等,以增強水產品抗病和應激能力,謹防疫病爆發產生二次損失。 研究員何中央、舒妙安、姚子亮三位老師分別就山區生態甲魚養殖技術、山區蛙類養殖技術、山區溪流性魚類養繁技術進行授課,培訓內容充實且具有針對性,課堂上老師與養殖戶進行良好的交流互動,解決了養殖戶生產中的技術困難和發展困惑。 第二天,臨安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還組織大戶赴麗水漁業示范基地學習,實地考察麗水市麗泉家庭漁場、梅金滿家庭農場,學習馬口魚、石斑魚、石蛙、大鯢等溪流性魚類養繁技術,同時對蓮都區的增殖放流基地進行考察。 本次培訓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根據局黨委災后指導要求以及我區特色漁業產業發展需要,有針對性組織開展的一期災后指導+學習+考察活動,旨在將臺風造成產業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時,通過學習考察,提升養殖戶特色魚類養殖水平,擴大我區特色魚類品種范圍,從而達到豐富我區百姓的菜籃子,鼓起養殖戶的錢袋子,推動漁業產業向特色化、生態化發展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