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非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烏干達農業部邀請,臨安區竹產業協會選派筍干制作高手、千茂竹筍專業合作社“天目筍干”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郭恒峰,于8月底遠赴非洲烏干達,與入駐當地的國際竹藤組織援助非洲工作人員,開展為期一周的筍干加工技術培訓。 烏干達自然條件優越,氣候適宜,其野生中小徑竹(當地俗稱高地竹和低地竹)資源非常豐富,竹筍品質優良,是制作筍干等產品的上等原料;而且土地廣袤肥沃無污染,發展空間巨大。每年8月中旬開始,是烏干達、肯尼亞的采筍季節,但由于當地村民既不懂采挖,更不懂加工和儲存技術等深加工技術,筍竹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2018年,臨安區竹產業協會選拔了8家筍竹加工企業(合作社),組成“臨安竹產業振興戰略聯盟”參加了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2018世界竹藤大會”。臨安天目筍干、天目雷筍等產品的驚艷登場,引起了烏干達、肯尼亞等國家相關農業組織的重視,當即發出邀請,希望幫助進行竹筍和竹材加工技術指導。從此,臨安天目筍干結緣非洲。 此次協會受邀遠赴非洲進行培訓指導,為當地居民進行鮮筍的采收選料、保鮮儲藏和鮮筍快速干制技術提供培訓,這將極大的提高鮮筍資源利用率。參加此次培訓的除烏干達當地村落的村民代表外,還有鄰國肯尼亞的村民代表。此次培訓,直接與當地村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交流,詳細了解了非洲竹產業現狀及今后發展方向,為下一步我區企業和筍干、筍竹制品的原料采集、加工開展海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培訓更拉近了臨安與非洲的距離,助力與烏干達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