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省政府通報表揚了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完成工作成績突出的3個市和12個縣區,臨安區作為杭州市僅有的縣區級集體名列其中。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的重要支撐;也是守牢耕地紅線、保障國家糧食長久安全的物質基礎。臨安區歷來十分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在實際工作中,堅持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采取多方面措施,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邁向高峰。 強化職能改革,農田建設管理體制不管優化。機構改革后,區農業農村局整合了原農業局中低產田改造、原財政局農發辦小流域治理、原國土局耕地質量提升以及原水利局農田小水利等職能,實現了建設體制上從多頭分散管理向集中統一管理的轉變、建設方式上從單兵突進向集團作戰的轉變、建設目標上從服務單一向全面服務鄉村振興的轉變。 強化高水平推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依據臨安區“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按照“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目標要求,優先將基礎設施配套不到位,利用率低下的田地列為建設對象。 強化后續管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高。建立以政府主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管理、專業管護人員實施的管護體系;按照“誰受益、誰管護”原則,明確管護主體、管護責任和管護義務,管護主體對各項工程設施進行日常性檢查維護,確保長期有效穩定利用。 強化組織領導,農田建設項目管理不斷完善。出臺《關于做好臨安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工作和下達2019年建設任務的通知》文件,明確年度目標任務,在項目申報、勘察設計、招標投標、工程施工、工程監理、竣工驗收、監督檢查、項目管護等各個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及時組織全區鎮街和行政村的項目管理人員開展業務培訓,總結經驗,推廣方法。 通過努力,臨安區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4.74萬畝,建成田間道路235余公里,生產道路 187余公里,灌、排水渠759余公里,實現了對山、水、田、林、路的綜合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