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萬企、幫萬戶”活動啟動以來,杭州市農業農村局臨安於潛鎮服務小分隊始終以實干詮釋初心,堅持“三不”工作原則,深入實行“1234”工作法,充分發揮崗位職能優勢,已助力當地重點解決了3個有關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和水利等方面難題,為鎮分憂為村解惑,提升了服務質量。 堅持“三不”工作原則 到位不越位。積極融入鄉鎮工作,但注重擺正位置,“去長換員”,不干涉鎮(村)正常工作。 服務不含糊。政策資料隨身攜帶,邊走邊學邊服務,及時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做到服務精準。 協調不松勁。及時向鎮黨委匯報溝通走訪收集的問題,拿出協調解決措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多溝通,配合黨委政府做好既定項目建設的推進工作;對不能及時解決的問題,積極做好相關宣傳工作。 健全“1234”工作法,并深入實行,切實助力解決問題 開展“1”次全面走訪。通過聽、問、看、訪等形式深入企業農戶,全面了解村里的疫情防控、鄉村治理和產業發展等基本情況。截至目前,已走訪30個行政村、42家企業和60家農戶等共130多個服務對象。 摸清“2”個方面底數。走訪中摸清村資源、資產和資金實力底數及村集體經濟增收和產業發展潛力底數。如針對橫鑫村集體經濟薄弱、具“綠水青山”自然生態優勢、村集體擁有十幾間平房資源的家底,積極指導村兩委喚醒村莊“綠水青山、田園野趣”,發展“民宿+旅游”項目,把“沉睡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本,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實現村民、村集體共贏。 突出“3”項服務重點。充分發揮農業專家技術力量優勢,做好“政策法規咨詢、農業技術指導、重大項目協調”等專業服務。如針對銅山村小龍蝦養殖項目啟動后缺技術現狀,第一時間邀請市、區兩級水產技術服務團隊現場勘察、把脈會診,從種苗選擇、養殖模式、養殖密度、養殖周期等方面進行技術解答,并建議部分水塘養殖甲魚并傳授養殖技術。 完善“4”條工作機制。建立完善“溝通協調、專題研討、集中會商、調處反饋”等工作機制。如針對紹魯村一條近400米排水渠建設標準低且年久失修,導致汛期80多畝農田經常受淹,服務隊當即召開內部研討會,積極與鎮政府、臨安區農業農村局會商,協調專家技術人員現場勘察,研究工程建設方案,一系列有效服務保障了新建工程在汛期前完成,避免農民再受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