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在臨安區龍崗鎮、島石鎮、清涼峰鎮等地,一架直升機在山核桃林上空來回盤旋,7萬多斤各種子從天而降,落到1.5萬畝山核桃林地當中。這是臨安區今年山核桃林地生態治理的具體舉措之一。在部分立地條件差、荒山面積大的地方,人工造林、改造、治理難度大,飛播造林是一種成本低,效果明顯的改造措施。 據了解,在山核桃林地中實施飛播撒籽治理,在全國也屬首次。說起此次臨安區選擇在山桃林中實施飛播的原委,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吳麗娟表示:“去年臺風‘利奇馬’,對不少山核桃林的生態造成破壞。為了恢復生態,我們推進‘退果還林’等多種生態經營模式。這次就是針對退果還林的區域,進行飛播。飛播的品種有馬尾松、胡枝子、紫穗愧等,采取喬灌草混播的方式,進行立體空間復綠?!?/p> 此次飛播撒籽的實施方案,前期經過專家評審。專家組認為,方案切實可行,并對飛播的品種、費用和后期管護提出了專業意見。根據專家意見,14日飛播當天的天氣情況也比較適宜——有雨,但雨量不大,這樣適宜種子落地發芽。 飛播期間,區農業農村局不少專家前往飛播地林間查看種子播散效果,“飛播比較均勻,接下去就希望飛播區鎮村做好后期管護,讓飛播效果實現最大化?!?/p> |